辛弃疾词传——众里寻他千百度(浪漫古典行·人物卷)

  • 978-7-5702-0964-4
  • 16
  • 墙峻峰 著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暂无

内容简介

清风吹开的史册中留下了他的赫赫大名,却永远欠他一场酣畅淋漓的战争。 想建立的不世之勋没有实现,却在他并不在意的词坛上成为一名飞将。 他是肝肠似火的大英雄辛弃疾,他是色貌如花的老爷子辛弃疾。 此传记用清雅深情的笔法将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生娓娓道来,以辛弃疾“三仕三已”的坎坷经历为经,以辛弃疾的经典词作为纬,展现了一个胸怀天下却无法逃脱软懦的时代困境、精钢百炼终化为绕指柔情的英雄词人形象。同时穿插宋代的文化、风俗及时代气象,内容丰富,情感充沛。

作者简介

试读

一困境:几人真是经纶手

 

“几人真是经纶手”,是辛弃疾写给北伐将领张浚的,他将一腔豪气寓于这首近乎恭维的词当中,只是想捧出自己的一颗热烈跳动而又赤诚的心,可惜,张浚受不起。

张浚不是能托载起他梦想的经纶手,南宋的君君臣臣都不是。他其实是在叹,也是在发问,在神州陆沉的时刻,到底有没有经纶天下的王者?

答案他自己知道:没有。

他的一生注定摆脱不了历史的困境,注定是一个悲剧。从他萌生收拾旧山河的初心时便已经注定。

有的人的初心惊心动魄地宏大,有的人的初心很平凡。平凡诚可贵,宏大则要颠沛一生。

只要看看他正在面临且必须克服的两个困境,便会明白其悲剧的必然性。一个困境是南宋以及整个宋朝“重文抑武”“轻外安内”的政治体制,一个是他无法摆脱的让人尴尬的“归正人”身份。

 

在自我麻醉中苟且偷安,仍奉行“以忍耻和戎为福,以息兵忘战为常”的政治策略。

两宋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社会地位达到极至,由此而影响了士人文化的空前繁盛,波及诗、词、文、书、画及市民文化各个领域。他们一方面高扬道德主体、内心情操,一方面大肆提倡士人的典雅趣味。

但这种繁盛,只是在学问、在文化方面,而不是在管理方面。宋代的儒生都很好,但这些人一辈子所受的训练都是为了道德文章,而不是为了管理政府,不是为了开拓一个新局面。士大夫在享受空前的待遇之时,并未对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反而满足于群体的利益,徘徊在历史的困境中,不断循环历史错误。士大夫的“仁厚”没有体现在治国为政上,却凭空造就了一个皇权与官僚为了追求共同利益而变得越来越狭隘的政治模式。

他们在钳制武人的信条中惊人地保持一致,并奉行着这个信条打算一直苟安下去。一有打破,便想方设法摁下去。他们以文人领兵,宋代著名的领兵之将几乎都是科举出身,韩琦、范仲淹、张浚莫不如此。那些真正有雄才大略的武将,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会因为功劳太甚,处处招来算计。

名将狄青惨死,英雄岳飞惨死。宗泽、李纲这些北伐名将,为了自保,大修庄园,安享晚年,以向君主昭示自己的忠心。就像五代的韩熙载,为敛雄心,日日开夜宴,以此消除君臣的戒备。

绍兴十一年岳飞惨死,表面上死于奸臣秦桧,实则是借秦桧之手,南宋君臣的一场合力围歼。他们太害怕这些真正的英雄,而岳飞的惨死,象征了一个历史困境中英雄的悲剧宿命。

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是宿命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