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艺出版社发展介绍
长江文艺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多年来秉持“精英文化、大众趣味、百姓情怀”的出版理念,始终走在改革、创新的前沿,出版图书上万种,在全国文学界出版界享有良好的声誉,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出版重镇。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出版社”“全国先进集体”“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称号。
长江文艺出版社坚守内容为王、原创立社,本着“畅销+常销”的出版思路,形成了“文学+少儿+教育”三足鼎立的明晰的产品线。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打造了一系列既有丰富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又深受读者和市场认同的精品图书,如《活着》《一句顶一万句》《雍正皇帝》《张居正》《大江东去》《雪祭》《焰火》《北流》等,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跨世纪文丛》,共收录7辑67本,被誉为新时期文学里程碑。出版的图书多次斩获国家级大奖:八获“五个一工程”奖,二获茅盾文学奖,四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四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九获鲁迅文学奖及其他奖项。
长江文艺出版社与文坛巨擘精诚合作,扶掖后学新秀。活跃于中国文坛的知名作家、诗人、学者,如莫言、王蒙、苏童、二月河、余华、陈忠实、余秋雨、池莉、刘震云、舒婷、周国平、刘醒龙、林白、冯天瑜、朱永新、李修文等人的第一本著作或力作均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为繁荣中国出版贡献了重要力量。
长江文艺出版社坚持走市场化道路,积极拓展渠道,创新营销模式,向市场要效益,规模、利润和市场占有率在文学出版社中长期位居前列。
在版权方面,长江文艺出版社坚持“引进+输出”双向发力的战略,成绩斐然。《狼图腾》输出到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中国版权输出的诸多第一,对于中国出版业“走出去”具有重要的示范性意义。“二月河帝王系列”、《北流》《中华文化生态论纲》等多种图书输出至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出好书、出人才、出效益是长江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建社以来,长江文艺出版社人才辈出,涌现出一批编辑名家、作者和学者,出版学术专著和文学作品数十部。其中,1人获中国韬奋出版奖,3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