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望海潮

  • 许倬云 著
  • 暂无

内容简介

本书是许倬云教授的作品集,围绕中国的文化与经济进程、中国文化的当代意义等问题分两部分进行讲述。 许倬云的行文极具世界眼光,他从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家常,如厨房、餐桌等着笔,谈到生产劳动方式的变化和知识、思想的变革,通过各个时代的生活侧面,勾勒出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最终落脚于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在他的笔下,社会生活的细流与社会变革的总体风貌细密交织,线索明晰,清晰呈现出历史的深层智慧。

作者简介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著名历史学家。曾执教于匹兹堡大学,先后任香港中文大学、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主要作品有《汉代农业》《万古江河》《中国文化的精神》《历史大脉络》《从历史看管理》《从历史看时代转移》等

试读

自序

本书收集了过去二三年来的诸种文字,整体言之,诸文大致都涉及社会关心的课题,文体也偏于平淡,这是由于我近年来自己立下的愿心。

我已入老年,几十年来在学术界工作,总觉得在学术研究与日常知识之间,存在不小落差。有些研究成果,在五六年,甚至一二十年后,或有可能相当简单地被纳入教科书。大部分学者终身钻研的成果,竟可能永远不为常人所知,而他们力求纠正的错误知识,却以讹传讹,长久流传于“常识”之中!为此,我在六十岁以后,即许下一愿:名山事业的学术专著,有无数学者投身其中,我自己愿意尽其绵薄,将学术专著的成果传达于一般读者。这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严肃的专家学者可能不愿意如此做,通俗的作者却又未必能有涉猎专业的机缘。于是,一个老年的专业研究者,不在乎学术地位了,反而具备担起这一任务的条件了。我在2006年出版的《万古江河》一书,即是为此而撰写的“还愿”。

本书所收的杂文,其实也同样是“还愿”的作品。在《万古江河》一书中,我借长江大河为喻,追述中国文化成长的过程,也指向世界各文化体系终于将汇合为人类共同拥有,共同发展的全球文明。海纳百川,遂能成其大。今天,全球化经济、信息革命,及科技知识急剧发展已形塑了明天的世界。于是,我们活在今天正如站立江口,身后是源远流长的巨流,挟千万年文化蓄积的能量,奔腾而至,其挟带的积淀,入海数十里,还是一片浊黄。抬头前瞻,万顷波涛,起伏呼吸,远到天水相接处,无非茫茫海洋!海潮大起时,江海相拒相迎,汹涌澎湃,一浪高于一浪,排墙上溯,又急剧东泻。我们身处今日,目睹巨变正在进行:在人类历史上将有一个全新的文化世界出现。一方面原有各文化系统均将终止其各自发展的轨迹;另一方面,凡此文化系统势将融合为一。在此人类戏剧落幕换景之际,我们不知下一场继续演出时,将是人类更进一步的喜剧,抑或是走向毁灭的悲剧。

为此,本书各节,几乎或多或少,都透露又是兴奋、又是惶恐与迷惘的复杂心情。我衷心盼望,在将来的新世界中,人类共同价值的前提,是肯定“人”“存在”的根本意义,是肯定和谐与共生的社会秩序,是植基于新科技知识上的人类心灵境界不断提升,而不是沉沦于贪欲与愚昧。回顾人类的文化之旅,从人类有了农耕开始,人类已有了将近一万年的流程,这一历史长河,曾经不断扩大,也不断改变,累积了不少智慧,并且以此撑持无数生命的成长,也使个别人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具有意义。历史长河终于汇入大海。那些累积的经验,是否在大江出海后,竟也消失?抑或在巨漫大洋中,转化为新的价值观念,及与此相应的人生意义?我衷心祈求,我们已发展了数千年的文化,不是从此礼坏乐崩,而是又绽现一番鱼跃鸢飞的美丽新世界。下一场的人类戏剧,不能听天由命,任其自然产生,因为不予努力,终将没有收成。我们勠力同心,共同着手缔造新文明,才可能有一个值得生活的未来。

长江口,江流浩荡,江口之外,海水汪洋无际。许多拦江沙,一道又一道,还是挡不住江流东泻,海潮西上,江波与海涛相拒相迎,激起层层巨浪。这是混乱的一刻,也是另一境界正在形成的俄顷。春潮满江海,白浪激天际,江声浩浩,海波滔滔,这是观潮的好季节。

                                       许倬云序于水莲山庄

                                                                                            20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