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有山河大地

  • 32
  • 胡烟
  • 暂无

内容简介

《忽有山河大地》是青年作家胡烟继《读画记》之后的全新文化散文集,其中一些篇目在《文学报》《北京晚报》《福建文学》《山西文学》《黄河文学》《美文》等报刊发表,全书以王维、苏东坡、宋徽宗、米芾、董其昌、石涛、沈周、八大山人、郑板桥、齐白石等26位文人画家为书写对象,通过画家们的成长经历、代表性绘画作品,再现了文人画家这一群体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丰饶的精神世界。胡烟的文笔流畅细腻,遣词用句极为讲究,文质兼美,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和审美性。

作者简介

胡烟,原名胡俊杰,80后,山东龙口人。2007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专业,文学硕士。鲁迅文学院第27届高研班学员。十余年来从事报纸副刊编辑工作,现居北京。散文集《哭泣的半岛》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万字散文《渔夫,渔父》获《广西文学》年度散文奖;万字散文《夜访菖蒲君》获第二届三毛散文奖。曾连续两届获中国海洋文学大赛二等奖,获上海市作协组织的“禾泽都林”杯诗歌散文大赛二等奖等荣誉。

试读

胡烟近几年在国内散文领域崭露头角,我读过她的不少文字,文风清新,思虑深邃,给我启发多多。她的散文有一个大方向,就是致力于发掘中国传统绘画之美。她以充满睿智和感情的笔致,深入传统大师的作品和艺术人生中去,呈露他们极富感染力的精神世界。读她的这类散文,似乎马上就有去博物馆或拍卖场看画的冲动。我也在中国传统绘画研究领域沉浮有年,对她的这种努力,感到由衷钦佩和感动。我曾经读过她的《八大山人六字诀》,她对八大精神气质的把握,真使人有惬理会心的感觉。

最近她传来将要出版的新作,也是围绕传统绘画而着笔。匆读一过,感到这本新作在以往基础之上,又有新的推进。这本书以唐宋以来影响较大的画家群体为线索,试图勾勒出一部传统文人画的精神流变史,尤其注意通过作品解读,发现文人画内在的精神义脉。

比如文徵明是明代吴门画派领袖,他以九十年人生和艺术生涯,给“文雅”一词做注脚。他的澹然心性,温雅而贴近凡俗的生活方式,从他的人生和作品中飘洒出来。胡烟透过“文藤”这一细节,进入文徵明的精神世界。

苏州拙政园有“文藤”,为文徵明四百多年前手植。本书《一粒风雅的种子》写道:“一棵树,在天地间存活,艺术生命长青。花开,如烟。五百年风雨,亦如烟。花落,老藤褪出古意,风云沧桑满怀。世人瞻仰,究其根由,是膜拜文徵明的品格和风雅。”

她的描绘,使我想到《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的文字,召公在周宣王时封于召,以德治召,离世后,人们作诗怀念他。诗写一棵巨大的甘棠树,要人们不要毁坏它,因为召公曾经在这里居住、休息和说道。大树高高,荫庇四方,有德之人,人们不会忘记他。

文徵明当然没有召公那样的治理功绩,但同样有使后人无法释怀的情性风流,历史的烟雾也无法遮蔽。苏州博物馆每年将文藤的种子做成文创,分送给参观这间江南文化重镇的来访者。胡烟写道:“手握一粒‘文藤’种子,便有资格沿着‘文’脉,行走在文徵明的画里,做一个风雅的人。”“随手撒下一粒种子。雨一来,萌芽的,是整个诗意江南。”

这浪漫的描绘,是有内在根据的。以沈周、文徵明开拓的“吴门风雅”,对后代艺术乃至江南文明产生深远影响,虽然他们没有显赫的政治生涯,但他们的慧心,他们手中的这支笔,照样有不容忽视的精神影响力,是参与文明书写的重要力量。胡烟的新书发掘这样的精神气质,让今天的读者分享,具有重要意义。

胡烟由“文藤”来谈“文脉”,文徵明之文脉,也可以说是唐宋以来文人画的精神义脉。

“文脉”是一种流动性的精神因素。她的这本书强调,文人画蕴含着历史,更蕴藏着画家鲜活的生命体验,这千古不灭的“古道热肠”,沾溉至尔今。如书中谈王维发明水墨画,以无色表现天下绚烂的色彩。她写道:“与水墨相克相生的,是文人的心。虚伪的人,始终不得其医治。而一个真诚的人,面对一张洁白的宣纸,像是站在雪后的大地,谎言无处藏身。甚至失语。一股脑儿的泪,热烈的或者凝涩的情绪,涌向笔端。每一缕墨色,都是心跳。”画家以他素朴的心,在墨海里放出光明。又如书中写沈周,重点写沈周作品的“暖意”。暖,是沈周的笔墨气质,也是他作画为人的心源力量。沈周一生不就功名,喜欢夜来沉思,他透过历史表象,发现那人人心中都具有的温热情愫。

说“文脉”,当然是关乎“文”的。文人画,就是体现出人文精神的绘画。这“文”又要作两面看。一方面,绘画必然要建立在知识、法度之上。另外一方面,这“文”——种种法度、权威等构成的外在因缘,又对艺术创造形成某种制约。“文”与“野”是相对的概念,文人画有“野”的气质,都是至性文章,具有孤迥特立、超越时空的气质,有一种“寂寞无可奈何”的美。胡烟的这本书着力描写这“野意自萧瑟”的世界,这来自于人文又超越人文的生命智慧。

如她写黄公望,通过“无用”“大痴”和“生机”三点拓展来写,不仅将黄公望生平艺术中最有风采的东西写出来,还写他的精神义脉绵延,他的“痴”为后人着迷,写他“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的生机在明清画坛的滋蔓。明清以来绘画中奉黄公望为神明,然而学黄又有不同面目,得其真髓的,画中有了生机;拘拘守其门户的(如四王),却生机荡然。她的描绘,似乎给我们打开走入文人画意味世界的门户。

胡烟还很年轻,对中国艺术就有这样悉心的体会,令人感佩。她所面对的传统绘画领域,知识纷繁,非深研细究,难以走入其内在世界。她的这部新作,包括她以前的作品,都有可靠的知识为基础,不为无根之论,每出笔必有所据。读她的作品,如读一些高水平的艺术史一样稳实,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作为一位有影响的散文作家,近年来她的作品受到读者重视,屡获奖励。我读她的文字,觉得畅快而洒脱,文风典雅,特别注意节奏的把握,甚至感觉到她对声息气求都有斟酌,文字流畅允美,富有青春气息,虽无老迈文笔的辛辣,但也不乏痛快淋漓。读她的作品,情感方面受感染,知识方面有增益,更有智慧的启发。

 

                                            朱良志

                                                 二○二一年八月二日于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