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长江文艺出版社 黄雪菁
12月15日下午,二月河先生执笔40周年纪念暨《二月河长篇历史小说典藏版》共读沙龙在北京卓尔书店南锣鼓巷店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Z世代·和二月河开启清穿之旅”,由长江文艺出版社主办,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鸣飞,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周思成,编剧、作家常江,国家图书馆副研究员、青年作家郑小悠及青年作家、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橘玄雅作为嘉宾出席,每位嘉宾对二月河先生作品的价值及其产生的深远而广泛的社会影响进行了热烈又有趣的讨论。
与二月河的每一次碰撞都激起意想不到的火花
二月河先生以“帝王系列”小说为国人所熟知,他通过对大量的清史资料反复推敲考证,重现了康乾盛世,写尽封建集权下王朝的运行规律,用充满戏剧的手段将严肃而遥远地历史送到读者手上,让一代人了解并逐渐喜欢上清史。
谈及与二月河作品的接触,几位嘉宾纷纷表示二月河先生的作品对自己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影响,李鸣飞笑称:“看了以后有点放不下来,看到眼睛睁不开,没日没夜地看,有点儿追网文的感觉,很快就把康熙那几本看完了。”
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青年作家 郑小悠
郑小悠表示,自己上小学看的《康熙大帝》和《雍正皇帝》,还跟大家分享了自己与“帝王系列”的趣事。在童年时期,曾有出演历史剧的机会,做了很多准备最后却没有开机拍摄。导演为了表示歉意,欣然应允了郑小悠想要一套价格不菲的正版《雍正王朝》VCD心愿。初一时郑小悠的父亲拿到了二月河老师签名版《康熙大帝》送给她。VCD和签名书成为了郑小悠少年成长时期无法替代的重要物件,也让她对历史特别是清史产生了兴趣。郑小悠特别感谢二月河先生给她人生带来了改变的契机。
经典的作品如同一座富矿,拥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在谈及二月河作品对于历史和小说爱好者们产生的影响时,橘玄雅提到,很多清史爱好者向他咨询历史问题时,都是从二月河世界的人设出发,他觉得二月河老师的影响不仅在于他的作品本身,而在于他设计的二月河世界和二月河江湖对于让普通人开始成为历史爱好者有着巨大的作用。
青年作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 橘玄雅
橘玄雅表示:“因为二月河作品的影响很大,无论是在作品本身的销量还是作品的改编上。”他表示大多数人第一次了解康熙晚年皇子之间储位争斗基本都是通过《雍正皇帝》这本书或者其改编的电视剧《雍正王朝》,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都需要尽可能把人物典型化、让人物性格鲜明。比如康熙的大儿子比较“憨直”,二儿子不满足于太子之位,三儿子不问世事,四儿子韬光养晦等等……无论是当年风靡一时的清穿剧《步步惊心》还是后来的一系列清宫剧,多多少少都承袭了《雍正皇帝》中角色的设定,所以“无论我们怎么研究,大体的框架没有太脱离二月河当年在小说里面创立的人设。”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周思成
周思成认为,文学的意义其实是了解我们本身或者满足读者情感上的、审美上的需求。他说:“从这个标准来说,二月河的小说,甚至是其他历史小说,我觉得是很好的。至少给了我的童年很多欢乐。”大多数读者在阅读历史小说时,并不是作为研究者那样有严苛的标准,希望情节能严格地符合历史事实或者具有足够的史料支撑。相反,我们只是把它当作正常的小说来看待。“我最喜欢看的情节就是皇帝微服私访的时候,突然揭穿自己的皇帝身份,雷霆手段处置那些贪官污吏,这既是作为普通人和正常读者喜闻乐见的桥段和形式,又写得很连贯自然。”周思成认为,并不是非得从小说中了解清史是什么样子,只要满足大多数人情感和阅读上的消遣需求,就已经是一种成功了。
编剧、青年作家 常江
常江表示,由原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改编的电视剧在影视界一直被看作“历史正剧”,包括后来《步步惊心》影视化的大获成功,都代表着自《雍正王朝》开启的“历史正剧”开始打通民间通俗的观赏性。她说:“这跟二月河小说本身的通俗性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他的小说又提供了非常强的娱乐性。”她认为《雍正皇帝》是二月河帝王小说三部曲里艺术成就最高、小说写作最完整、人物形象最典型的一本,非常适合影视化。在她看来,影视剧第一是要寻找IP,其次就是人物危机,第三是人物关系。这三点在二月河先生的《雍正皇帝》一书中都具备了,所以当同名电视剧《雍正王朝》播出的时候影响力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国民级别的剧。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宫廷权谋影视剧和网络小说中,哪怕是历史架空的题材,都能找到二月河小说的影子。从编剧的角度来看,常江认为二月河作品与中国最传统的戏曲、演义小说,包括《红楼梦》以及很多帝王戏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融合了很多晚清的民间笔记小说,是集大成的通俗文学著作,是天然的影视富矿,可再生空间非常大。
二月河先生是勇敢的,也是成功的
作为一位历史研究者,李鸣飞觉得二月河先生的写作是非常勇敢的,因为历史学者大家“胆子都比较小”,即使是写一个普及性的读物,如果遇到没有坚实历史史料支撑的情况,就不敢写心理活动,不敢写事件的背景,也不敢贸然给一个人物性格贴标签。但二月河先生的作品色彩非常鲜艳,敢于大胆地用几个词、几句话去概括一个人物的性格,用几个重大事件概括某位皇帝一生的功过是非。即使在历史学者看来,很多地方可能不合理,但是如果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可能就开始对这个时代有了初步的认知,即使这个认知不太准确,也让大家记住了。二月河先生让大众对清朝开始有一个基础认知,这就类似于一个锚点,我们通过对这个锚点地深入探索再逐步将形象复杂化,慢慢了解时代的具体风貌。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鸣飞
李鸣飞笑谈:“二月河先生的书中,康熙是个无所不能的英雄,他一生都很顺利,内心果敢坚定,能力也很强。再读其它作家作品,康熙小时候胆子很小,跟大臣说话的时候,大臣笑话他,这让他很生气。这样的康熙显得更合理一些,但正是因为二月河先生先让我有了一个世界观,我再看粉碎和丰富我的世界观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接受。”
现场合影
虽然活动已接近尾声,但大家对二月河先生的敬仰之情却愈发深厚。活动当天恰逢二月河先生逝世六周年纪念日,愿二月河先生的文学之光继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所有文学爱好者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文学在年轻群体中焕发新的活力。